臭氧對循環水養殖水質的凈化效果分析
1.氨氮去除效果分析
氨氮是循環水養殖系統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,主要來源于養殖生物的代謝產物和有機物質的分解。高濃度的氨氮對養殖生物具有毒性作用,會影響其生長、免疫和繁殖性能。臭氧對氨氮的去除效果顯著,研究數據表明:
在南美白對蝦循環水養殖系統中,經過 4 小時的臭氧處理,氨氮去除率可達 17.78%-90.14%,具體去除效果與養殖階段和水質條件有關。在育苗期(0-26 天),氨氮濃度從 0.71±0.39 mg/L 降至 0.07±0.03 mg/L,去除率高達 90.14%;在中期(27-57 天)和后期(57-104 天),氨氮去除率分別為 44.48% 和 52.17%。
花鱸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研究顯示,在臭氧質量濃度達 0.63 mg/L、曝氣 90 分鐘的條件下,氨氮去除率為 36.85%。這一結果表明,即使在較低的臭氧濃度下,仍能有效降低氨氮濃度。
臭氧對氨氮的去除效果還受到 pH 值的影響。在 pH 10、臭氧濃度 2.0 mg/L 的條件下,氨氮去除率可達 42%。這是因為在堿性條件下,氨主要以游離氨(NH?)的形式存在,更容易與臭氧發生氧化反應。
2.亞硝酸鹽去除效果分析
亞硝酸鹽是氨氮硝化過程的中間產物,對養殖生物的毒性比氨氮更強。臭氧對亞硝酸鹽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,去除效果極為顯著:
南美白對蝦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研究表明,臭氧對亞硝酸鹽的去除率高達 87.50%-98.90%,且反應幾乎是瞬時的。在育苗期,亞硝酸鹽濃度從 19.580±2.550 mg/L 急劇降至 0.010±0.002 mg/L;在中期和后期,亞硝酸鹽濃度分別從 0.320±0.010 mg/L 和 1.820±0.400 mg/L 降至接近零的水平。
花鱸循環水養殖系統中,在臭氧質量濃度 0.63 mg/L、曝氣 90 分鐘的條件下,亞硝酸鹽去除率為 79.27%
。這一結果表明,臭氧處理能夠有效控制亞硝酸鹽的積累,保障養殖安全。
臭氧去除亞硝酸鹽的機理主要是通過直接氧化反應,將亞硝酸鹽(NO??)氧化為硝酸鹽(NO??)。這一反應速度極快,幾乎不受其他因素影響,因此臭氧是控制亞硝酸鹽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3.COD 去除效果分析
化學需氧量(COD)是衡量水體中有機物含量的重要指標,高 COD 值表明水體中有機物污染嚴重。臭氧對 COD 的去除效果顯著,研究結果如下:
在花鱸循環水養殖系統中,隨著臭氧曝氣時間的延長,COD 去除效果逐漸提高。當曝氣時間為 90 分鐘、臭氧質量濃度達 0.63 mg/L 時,COD 去除率達到 44.32%。這一結果表明,適當延長臭氧接觸時間可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率。
在集約化魚類循環養殖系統中,經過 8 周的臭氧處理,水體中 COD 平均降低 36%,同時總懸浮物(TSS)降低 35%,溶解性有機碳(DOC)降低 17%,色度降低 82%。這表明臭氧不僅能夠去除有機物,還能改善水體的綜合水質。
在 pH 7、臭氧濃度 2.0 mg/L 的條件下,COD 去除率可達 98%,細菌活性提高 99%。這一結果表明,在適宜的 pH 條件下,臭氧能夠高效去除有機物,同時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臭氧處理能夠改變溶解性有機化合物(DOC)的特性,通過氧化和沉淀作用,使其更容易通過后續的生物過濾去除。這為臭氧與生物處理技術的聯合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
| 臭氧曝氣時間 O3 treatment duration/min | 處理方式 Treatment method | 去除率 Removal rate/% | ||||
| 化學需氧量 COD | 氨氮 NH3-N | 總氮 TN | 硝酸鹽 NO3? | 亞硝酸鹽 NO2? | ||
| 10 | B | 20.48 | 4.79 | 2.47 | ?8.89 | 18.18 |
| B+C | 27.71 | 2.40 | 3.09 | ?13.33 | 37.58 | |
| B+C+D | 24.10 | 5.59 | 1.86 | ?5.56 | 46.06 | |
| 30 | B | 11.24 | ?3.56 | ?1.32 | 5.71 | 40.44 |
| B+C | 24.72 | 2.94 | ?0.44 | ?5.71 | 57.38 | |
| B+C+D | 24.72 | 2.31 | ?1.32 | ?3.30 | 55.19 | |
| 90 | B | 14.77 | 2.48 | 1.93 | ?18.09 | 19.69 |
| B+C | 46.59 | 65.01 | 0.86 | ?13.83 | 69.29 | |
| B+C+D | 44.32 | 36.85 | 1.93 | ?0.35 | 79.27 | |
| 注:B. 生物填料池;B+C. 生物填料池+臭氧曝氣池;B+C+D. 生物填料池+臭氧曝氣池+清水沉淀池。Note: B. MBBR filler tank; B+C. MBBR filler tank+O3 mix tank; B+C+D. MBBR filler tank+O3 Mix tank+sedimentation tank. | ||||||
4.總磷去除效果分析
總磷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元素,主要來源于飼料、糞便和生物代謝產物。臭氧對總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較少,但已有研究表明:
在臭氧納米氣泡與微藻聯合處理系統中,總磷去除率可達 86.71%,同時 COD??、總氮去除率分別為 78.25% 和 76.59%。這一結果表明,臭氧納米氣泡與微藻的協同作用能夠高效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質。
在循環水養殖系統中,經過處理后總磷濃度可從 1.32±0.14 mg/L 降至 0.03±0.01 mg/L,去除率接近 100%。這一顯著的去除效果可能與臭氧促進磷的沉淀和生物吸收有關。
臭氧去除總磷的機理較為復雜,主要包括:(1)臭氧氧化有機磷化合物,將其轉化為無機磷酸鹽;(2)提高水體 pH 值,促進磷酸鹽的沉淀;(3)促進聚磷菌的生長和磷的生物吸收;(4)通過微絮凝作用,將磷結合在絮體中去除。
5. 細菌總數控制效果分析
細菌總數是評價水體微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標,高細菌濃度可能導致病害暴發。臭氧具有極強的殺菌能力,對細菌總數的控制效果極為顯著:
在南美白對蝦循環水養殖系統中,臭氧處理 4 小時后,弧菌總數和細菌總數完全被去除,殺菌率接近 100%。在育苗期,細菌總數從 (3.75±0.12)×10? CFU/mL 降至 (5.95±0.21)×103 CFU/mL;在中期和后期,細菌總數分別從 (6.20±0.42)×10? CFU/mL 和 (2.82±0.16)×10? CFU/mL 降至 103 CFU/mL 以下。
研究表明,0.43 mg/L 的臭氧濃度接近 100% 滅殺大腸桿菌,1.5 mg/L 的臭氧溶液在 1 分鐘內可消除真菌污染。這表明臭氧具有極高的殺菌效率,能夠快速殺滅各類病原微生物。
在劍水蚤和圓水蚤的滅活實驗中,微納米氣泡臭氧的很佳液相質量濃度為 1.5 mg/L,處理 25 分鐘可接近 100% 的滅活率;處理 5 分鐘后停止曝氣,30 分鐘后對劍水蚤和圓水蚤的持續滅活率分別提升了 28.5% 和 25.3%。
該數據來源研究文獻。